近来,浙江播送电视台以《卡地亚皮带一个月就开裂》为题对浙江的消费者何先生花费4800元购买的卡地亚皮带开裂问题进行了报导。
何先生对记者表明,“卡地亚这条皮带买来很少佩带,自己另一条平等价位的皮带常常用的皮带孔只要拉伸痕迹,而卡地亚这条皮带却呈现多处开裂,应该是质量问题。”
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卡地亚公司,工作人员称,“将提交记者问题给相关部分处理”,到发稿记者未收到回复。
卡地亚簇新皮带呈现多处裂缝
本年2月中旬,浙江的何先生在杭州名品街湖滨店花费4800元购买了一条卡地亚黑色皮带,原料是牛皮的。
何先生对记者表明,“由于有两条皮带,常常换着用,卡地亚这条只佩带了10次左右。常常扣的这个皮带孔上呈现多道裂缝,应该是质量存在问题。”
为了证明自己的观念,何先生拿出自己另一条价值5000多元的皮带与卡地亚这款皮带做比照发现,常常扣的皮带孔周围只要拉伸的痕迹,外表皮层并没有开裂,
何先生身段强健,肚子不算大,系卡地亚这条皮带时也从没有特别系紧的状况,应该是质量问题引起的开裂。
何先生与卡地亚门店职工电话进行交流,工作人员称,“需求把皮带送往上海总店去检测”,何先生称,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质量问题,底子不需求进行检测的。”
记者联系到卡地亚专柜人员,对方称,“会帮何先生寄到上海修理中心。关于修理周期,该职工表明,腕表是15天,皮具要详细问一下总部。
何先生表明,“对该款皮带质量不满意,期望进行退货处理。”
卡地亚一年内八遭曝光
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,这是卡地亚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以来第八次由于质量和效劳问题遭到媒体曝光。
2015年1月江苏:卡地亚22万元手表戴四个月“停走”。据江苏播送电视台3月报导,江苏的张先生向记者投诉称,“上一年4月份花费22万元购买的卡地亚手表只佩带了四个多月呈现停走现象。”
2015年1月北京:消费者换表带换来高额修理报价单。据经济参考报1月16日报导,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小姐2012年末在美国亚马逊网上下单,购买了一块卡地亚“蓝气球”钢表,在运用了近两年时刻后,表带上的穿钉开端变形乃至掉落,所以她来到了坐落北京国贸的卡地亚专卖店,期望能就此问题进行检修。但是让王小姐没想到的是,卡地亚方面几天后向她发送了一张高达6474元的报价清单。
2014年8月江苏:卡地亚表戴了一星期 表带呈现开裂。据中国江苏网2014年8月报导,南京市民杜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花了近3万元买的卡地亚手表戴了才不到一个星期就呈现了质量问题,屡次寻觅店家却无法处理。
2014年6月浙江:卡地亚质量不合格遭工商局查办。浙江省工商局6月30日发布了对黄金珠宝饰品盯梢式抽检成果,在抽取的23家经销单位出售的92批次产品中 (其间贵金属19批次、珠宝玉石73批次),不合格48批次,合格44批次。标示“卡地亚”品牌饰品抽样5批次,不合格5批次。
2014 年5月沈阳:卡地亚强逼顾客交保养费 违背消法。据华商报5月报导,沈阳的消费者刘女士花费5.2万元购买的卡地亚女表,运用3年时刻,连续5次呈现表针停走缺点,屡次送修未消除“病根”。
2014 年3月长春:卡地亚手表不到2年表镜掉落。据中国吉林网3月报导,长春市民郑先生从韩国买了一款价值30万元的卡地亚手表,戴了不到两年,在一次吃饭进程中表镜掉落,找到商家说联保期现已过了,需求送到北京做判定后修理。郑先生提出质疑,为何价值30万的手表质量如此差,对卡地亚的品牌失去了决心。
2014 年3月南昌:18万卡地亚腕表把头掉落须付维费修。据新法制报3月报导,上一年4月,南昌市民雷先生在南昌百盛商场卡地亚腕表专柜,花18万余元购买一块男人腕表。但是,佩带不到两个月,手表把头掉落。为此,他找到卡地亚腕表专柜要求退货。通过洽谈,对方回绝退货,仅赞同有偿修理。
(中国经济网 记者 张海蛟)